设置问题悬念,让学生质疑
心理学研究表明:构建迫切学习的活动情境,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,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,有利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。教师可以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、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,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“不协调”,在学生的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,从而使学生的注意、兴趣、记忆、思维凝聚在一起,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。因而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、最有效的诱因。如在教学“分数化成小数——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”时。
首先,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,这里面是有秘密的,老师已经掌握这个秘密,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,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,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,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,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,秘密在什么地方的“悬念”,这样设置悬念,进行导疑,有效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求知欲望。